5G時代提速 促進智慧照明井噴 3月17日,中國電信浙江杭州分公司、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與浙江大云物聯公司三方合作,成功建成浙江省首個基于標準化NB-IoT(窄帶物聯網技術)的智慧照明項目,智能化
路燈桿還將成為智慧城市的數據采集節點和應用實現載體。
據悉,這一智慧照明項目是通過在城市的路燈桿上安裝NB-IoT窄帶物聯網通信模組,利用中國電信的NB-IoT網絡,將城市每一盞路燈都納入統一的城市路燈管理中心平臺。智能路燈技術可以單獨控制每一盞路燈,隨時調節每一盞路燈的亮度,從而實現城市路燈智能控制和節能減排的目標。
城市智能照明固然能夠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,但是這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,需要能夠在更短時間內處理更多的數據,對傳輸速率、數據處理速度要求更高。目前,普通WiFi路由器僅能支持同時連接20個設備,功耗巨大,距離稍遠信號就會變得不穩定,傳輸速度和信息非常有限,完全無法承載智能照明的無線網絡需求。
但隨著國家多次證實將在2020年實現5G商用,智能照明的這些問題都將在5G時代得到解決。如今面向5G的各類技術已經迅速升溫,而如今5G已經不僅僅停留在概念上,不少技術方案已經逐漸落地,NB-IoT(窄帶蜂窩物聯網)無疑是其中的一大熱門。
近年來,國內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,城鎮化率逐步提高,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在2005-2014 年10 年間,國內的城鎮人口已從5.62 億增長到7.49 億,城鎮化率從42.97%增長到54.75%。根據預測,到2020年國內城鎮化率將達到60%左右,2030 年將進一步達到66%左右,屆時將新增3 億城鎮居民。
與此同時,在城鎮化快速推進的背景下,隨著城市車輛與人口的增加,越來越多的城市進行大規模道路拓寬改造工程,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,2004 年,我國年末實有道路長度為22.3 萬公里,到2013年已達33.6 萬公里,年均增長率4.66%;年末實有道路面積從2004 年的35.30億平方米上升到2013年的64.42 億平方米,年均增長率為6.91%。
實有道路長度和道路面積的持續增加,直接帶動了每年城市道路照明路燈數量的增加。根據《“十三五”城市綠色照明規劃綱要》目標來看,中國將以46%的增速新建1200萬盞LED燈,并改造50%的已有路燈,總規模達到290億元。
但城市照明的巨大能耗一直讓人頭痛,資料顯示倫敦的路燈照明每年耗電量就高達5600多萬度!為適應節能環保需要,國家先后發布了《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》、《“十城萬盞”半導體照明應用城市方案》、等政策,而在十三五”期間,國家在節能環保方面的投入將是“十二五”期間的兩倍以上。國內各大城市也相繼提出了“十三五”路燈LED 改造規劃,因此,未來幾年,在政府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,節能環保型城市照明替代傳統照明將成為城市照明行業新的增長點。
而隨著智能照明的提出,城市照明的節能環保之路走上了新的道路。在2016年全球規模最大的ICT科技展會CeBIT 2016上,華為針對城市路燈照明,發布了首個多級智能控制照明物聯網解決方案,強勢在智慧城市的智能路燈照明上率先布局。無獨有偶,中興通信也對外公布了 “BluePillar”智慧路燈方案作為其智慧城市戰略的重要落地點。此外,思科與科銳達成了有關城市智能照明的戰略合作,雙方結合各自的照明技術與以太網絡技術,共同推進智能照明市場。
華為的智能路燈方案對宣稱能夠可以比原先節電80%左右,不得不讓人驚嘆。陽霖電子科技有限公司LED照明研發部應用工程師劉勇華表示,城市智能化照明能夠對環境進行檢測,高效利用資源,實現節能環保。他說:“拿路燈來舉例子,智能道路照明系統會能夠根據當地的經緯度計算日出日落時間,在不同季節、不同月份甚至是每一天動態調節路燈的開關燈時間,這樣不僅節電也會更加人性化;其次,會在路燈上安裝紅外傳感器、雷達或者攝像頭來測量實時車流、人流量數據,并以此為依據自動降低路燈亮度,或者間隔開燈,這樣能夠實現節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