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城市是將城市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來考慮,以人為本,進行城市各類資源的靈活調度與配置。科學合理的建設模式以及建成后的運營模式,是智慧城市成功實現的重要保障。在一個消費升級和公共服務需求迅速擴張的服務型社會,僅靠政府和政府指定的少數服務商進行單打獨斗的時代早已過去,服務平臺化以及全社會共同參與,重構城市的公共服務與治理體系,是今后的發展方向。
“智慧城市”需要具備四大特征:
“智慧城市”需要具備四大特征,即全面透徹的感知、寬帶泛在的互聯、智能融合的應用以及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創新。
1、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創新:
面向知識社會的下一代創新重塑了現代科技以人為本的內涵,也重新定義了創新中用戶的角色、應用的價值、協同的內涵和大眾的力量。智慧城市的建設尤其注重以人為本、市民參與、社會協同的開放創新空間的塑造以及公共價值與獨特價值的創造。注重從市民需求出發,并通過維基、微博、Fab Lab、Living Lab等工具和方法強化用戶的參與,匯聚公眾智慧,不斷推動用戶創新、開放創新、大眾創新、協同創新,以人為本實現經濟、社會、環境的可持續發展。
2、智能融合的應用:
現代城市及其管理是一類開放的、復雜的巨大系統,新一代全面感知技術的應用更增加了城市的海量數據。應集大成,成智慧。并基于云計算,通過智能融合技術的應用實現對海量數據的存儲、計算與分析,并引入綜合集成法(綜合集成研討廳),通過人的“智慧”參與,大大提升決策支持的能力。基于云計算平臺的大成智慧工程將構成智慧城市的“大腦”。技術的融合與發展還將進一步推動“云”與“端”的結合,推動從個人通訊、個人計算到個人制造的發展,推動實現智能融合、隨時、隨地、隨需、隨意的應用,進一步彰顯個人的參與和用戶的力量。
3、寬帶泛在的互聯:
各類寬帶有線、無線網絡技術的發展為城市中物與物、人與物、人與人的全面互聯、互通、互動,為城市各類隨時、隨地、隨需、隨意應用提供了基礎條件。寬帶泛在網絡作為智慧城市的“神經網絡”,極大地增強了智慧城市作為自適應系統的信息獲取、實時反饋、隨時隨地智能服務的能力。
4、全面透徹的感知:
通過傳感技術,實現對城市管理各方面監測和全面感知。智慧城市利用各類隨時隨地的感知設備和智能化系統,智能識別、立體感知城市環境、狀態、位置等信息的全方位變化,對感知數據進行融合、分析和處理,并能與業務流程智能化集成,繼而主動做出響應,促進城市各個關鍵系統和諧高效的運行。
城市智慧照明未來展望:
1、與智慧城市、智慧城管整合
智慧照明是智慧城市、智慧城管的一部分,未來會與后兩者完全整合在一起,共享平臺和數據,利用更加先進的組合策略,共同解決城市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。
2、LED成為智慧照明主流光源
與高壓鈉燈等氣體放電燈相比,LED路燈與智慧照明的結合具有先天優勢。高壓鈉燈等氣體放電燈難以實現無級調光,在啟動的5分鐘內必須滿功率運行,且不足功率運行會造成光源熄弧現象,還會對光源壽命帶來不良影響。而LED的調光比較靈活,通過PWM調光,可以在任意光輸出下穩定工作,在較低平均功率下運行甚至能延長LED光源壽命。LED還能實現調色溫功能。目前國內LED系統的接口的聯盟標準已經出臺,不同廠家的產品將實現相互替換,大大降低了養護運行成本,有利于
LED路燈的進一步推廣。在將來,LED無疑會成為智慧照明的主流光源。
3、管理部門與平臺深度融合
在智慧照明的框架下,根據需求不斷添加各種功能,最終整個系統的生產調度、解決問題的能力越來越強,城市照明管理部門對智慧照明平臺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,部門與平臺深度融合,會形成“平臺即部門、部門即平臺”的效果,兩者無法脫離。在不遠的將來,甚至可能會誕生“智慧照明機器人”的概念,智慧程度將會有進一步提升空間。
4、與未來科技無縫銜接
目前,很多先進的科技理念已經在萌芽并快速成長中。城市照明設施與移動互聯、虛擬現實、自動駕駛車輛、智能機器人等技術存在結合點,在智慧照明系統的統一調度下,城市照明設施將不僅僅是市政設施,也有可能為社會帶來更多的公共服務,并存在盈利空間。